寶寶想聽故事~ 但寶寶不說~
轉載自台灣兒科醫學會聲明稿
「從孩子出生後,即可開始唸故事書給寶寶聽」
嬰幼兒期的共讀,並不著重在認知學習,而是透過唸故事書,培養親子互動的感情,也可促進幼兒腦部及語言發展與就學後的閱讀能力。早期閱讀,不但對一般家庭的兒童很重要,尤其對弱勢家庭的孩童更為重要。
我們建議全國嬰幼兒家長「盡早唸故事書給寶寶聽」,以下是簡單的共讀原則:
1. 從「對話式共讀」開始:大人可以用看圖講故事和自問自答方式,邊講邊觀察寶寶的反應,寶寶的笑容、咬書、拍打、撕書都是喜歡書的表現。
2. 找個舒服的地方一起看書:大人的懷裡是孩子聽故事最舒服的位置,床邊的晚安故事,則是安撫孩子入眠的好方法。
3. 不需硬性規定時間:嬰幼兒專注力原本就不長,家長不需規定哪個時間一定要共讀,或是要共讀多久。只要大人和孩子都喜歡,即使每次共讀只有五分鐘也可以。
4. 由少而多建立閱讀習慣:建議剛開始每星期至少有三天,找個輕鬆的時間抱著寶寶唸故事書,從幾分鐘開始,慢慢延長時間,自然可養成閱讀習慣。
5. 不要過度約束孩子:孩子專注力較短,聽故事時可能一下子就分心,只要大人持續用溫暖的聲音朗讀,孩子自然會被吸引回到書裡。
6. 家長要以身作則:孩子的成長環境中,家裡經常有書,常有人閱讀,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親近書、親近閱讀。
欲知詳情請點以下連結~
兒科醫學會聲明稿傳送門:
http://www.pediatr.org.tw/people/edu_info.asp?id=34
兒科最前線傳送門:
http://www.pediatr.org.tw/db/Jour/3/201211/33.pdf